鮮乳坊2015年因為食安事件,在群眾募資平台發起「白色的力量,自己的牛奶自己救」募資專案,短短兩個月受到近5000位贊助者支持,累計608萬元募資總額。鮮乳坊更從6年前一個募資平台的專案,成長到去年營收已超過5億。同年,台灣人自己開發、研製一系列的新中文字型金萱字體,共募到近 2600 萬,更有超過 7600 人參與募資,重啟中文字型領域產業,讓群眾集資成為字型取得資源的重要管道。2015年的台灣,群眾募資正轟轟烈烈地進行著。
「我們從創立至今已經服務了 369 個團隊,累積集資金額 26.5 億台幣,佔台灣總金額的 40%,公司從創業時的9人成長到100 人,我們更帶了 100 個案件到歐美、日、韓等地集資。」見證群眾募資從開始、爆發到持續成長、轉型的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細細述說著他走過的這一段台灣群眾募資歷程。
我的產品適合群眾募資嗎?
根據《群眾觀點》發布的年報統計,2020年台灣群眾募資的提案件數、募資金額、贊助人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許多人會問,到底我的產品跟品牌是適合群眾募資嗎?」林大涵表示:沒有不適合群眾募資的產品或品牌,大公司在募資過程中得到對內溝通爭取資源、對外營造形象的效果,小品牌則可以得到群眾累積的「這麼多人願意參與」的籌碼進行對生產、通路、甚至是投資方的溝通籌碼。對於原生設計或社會參與的團隊而言,在群眾募資的過程中,贊助者並非只是單純的購買東西,因此,好的群眾集資不只重視電商邏輯的流量和轉換,而是營造出「眾人一起去完成一件事」的氛圍,讓贊助者主動願意把贊助行為再擴及給別人,把參與感做越好,效果就越好。
隨著有許多爆款產品透過群眾集資取得支持籌碼,更可以向上、下游爭取好條件。以ARRC 前瞻火箭計畫為例,這個火箭團隊當時已經彈盡援絕,甚至思考終止計畫。但2015 年初的群眾募資專案,卻在短短一個月內募集了一千多萬台幣,雖然對於火箭研發經費來說遠遠不夠,卻藉此讓更多人看到這個團隊,包括五月天的 MV 受到故事啟發、團隊甚至獲得興櫃公司青睞,另外成立太空科技公司投入上億研發,主導的吳宗信教授也得到了公部門的認可,成為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對大公司內部資源有限的新創研發部門而言,群眾集資也是極佳的解決方案。以台達電消費性個人電源產品品牌Innergie 為例,啟動群眾集資所需要的預算相較於既有的行銷方式相對低廉,獲得募資認同後,更能觸發傳統公司或大品牌對於創新企劃的支持。因此,也有越來越多大公司內的新創部門或產品,加入募資的行列。
全球募資逐步分眾,台灣成長方興未艾
林大涵指出,幾乎每個國家群眾募資的起步都跟藝術創作有直接關聯,進而再擴展到不插電的設計產品,透過搭配3C周邊,啟動各式各樣的產品,例如內容影音遊戲出版,或是大型電器產品。台灣的群眾募資發展歷程跟世界大致相仿,但在特色獨具的活動與政治相關計畫則獨步全球,像是太白粉路跑、殭屍路跑,社會倡議、選舉、罷免類政治參與案件等等。
歐、美的主要兩大募資平台仍是Kickstarter和Indiegogo,但以金額來說,以「所有需求都可募資」為主打的 GoFundMe卻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募資平台。美國兩大平台的年度募資金額在近年來已經走入高原期,但台灣每年卻還有兩到四成的成長,可見台灣群募的成長還沒有到天花板。
第一個投入資源,做大家覺得應該要有,卻沒人做的事
2014年,以群眾集資顧問為主業的貝殼放大正式成立,而後沿著服務對象的需求,逐步成立了產業鏈上的各個部門與分公司。2017年成立整合行銷部門,2020年在日本與韓國成立分公司,並與文策院合資成立提供以專案投資為主的創投基金天使放大。
2021 年,貝殼放大所營運的挖貝平台正式上線,讓林大涵的整個群眾募資生態圈更加完整。林大涵指出,挖貝平台成立至今只有十周的時間,但平台包含原生與連動案件已超過 1.4 億,可以看得到市場的蓬勃,以及貝殼放大多年的努力。
明明台灣已經有不少有名的平台,貝殼放大為什麼還需要做自己的平台呢?林大涵指出,許多人一直以為貝殼放大是平台,主要是早期貝殼放大為了一些適合獨立架站或使用既有官網的群眾集資專案,提供了貝殼集器 Backme 金流服務,六年來已經累計了超過 80 萬名贊助者、14 億以上的金額。像是ARRC 前瞻火箭計畫、臺灣吧、博恩夜夜秀等,貝殼放大都是主要的協助者,也透過貝殼集器進行募資,致使許多人誤以為「貝殼放大」是一個募資平台的名稱。
但是,為什麼要建立平台?林大涵說,建立自己的會員系統、做好會員分析是每個電商追求的,這也是今年也啟動挖貝平台的主要原因之一。透過從上到下的垂直整合,讓這些願意為了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而付出的贊助者,透過用心規劃的案件得到正向回饋,讓所付的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讓這些人跟我們的品牌連結更深。
此外,相對於產業的急速發展,台灣平台的系統功能和服務能量成長幅度較慢,箱對於2015、2016 年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原創型群眾集資專案,反觀現今,代理進口的爆款產品反而成為了募資平台上的主流,隨之而來的消費爭議,也讓募資蒙上了一些陰影。
這個現象在國外也同樣發生,以日本為例,有 70% 以上的案件為「新品預購體驗」專案-也就是代理進口產品,但不同的是,日本平台審核嚴謹,對於不履約廠商的罰則也比台灣嚴厲。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挖貝平台在規範、導流、服務、前後台系統的突破,讓台灣群募市場從「放寬審核」的惡性競爭往「創造價值」的良性競爭前進,讓從業者能把功能越做越好,也更積極的對社會議題做出貢獻。
林大涵笑著說,我一直在做第一個投入資源,做大家覺得應該要有,卻沒人做的事。最早我在平台工作,當時一週工作上百小時、手上最多有 90 個案件,所以可能無法分配足夠多的時間給每個合作團隊,當時覺得如果能有個顧問團隊幫助優質的提案者該有多好,所以我創立了貝殼放大。也因為沒有人願意前期投入文創團隊,因此我們成立天使放大。現在,我們發現平台的需求,於是再投入資源,希望能創造具有更高價值的平台,不只是在成就群募的生態鏈,也希望能夠帶動整個生態圈的前進。
看著林大涵推動台灣群募的過程,我們拭目以待,期待台灣群募持續創造更多原創、動人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