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留一個典範給孩子,讓他知道有一件你很想做的事情,不用等退休才去做,想清楚就去做,但一定要能夠賺錢!!」玩轉學校共同創辦人黎孔平為自己的創業下了個重要的註解。過去在外商工作的黎孔平因為一場嚴重的車禍,加上孩子的出生,讓他開始思考到底可以為自己留下甚麼?

「以前在外商工作,就是希望多存一點錢,等退休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車禍後發現,很多事情現在就該做!」在2015年迷上美國知名教育家杭特(John Hunter)創辦的世界和平遊戲(World Peace Game)的黎孔平,決定用這個熱愛的教育為題,開始他的創業之途。在這個與台灣重視的國、英、數主流課程完全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教育內容,卻從創業時的兩梯招生不滿,到現在二十五梯,每梯三十人場場爆滿,6年內高超過50倍的成長,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根據調查顯示,教育市場是在全球僅次於健康照顧產業的第二大產業,但是競爭也相當激烈,各種不同主題的補習班,正在搶攻學生有限的時間與家長的注意力。黎孔平說2015年與共同創辦人林哲宇從美國受訓回來後,成功的第一步在於有機會進入武陵、草屯及板橋高中進行實地教學,得到相當立即的反饋。

「玩轉學校」的課程,是透過讓小孩「模擬領袖」的「遊戲式教學」,探討可能連許多大人都未曾深入思考的重要社會議題,從能源問題、國際衝突、創新創業等艱深議題中,練習搜集資訊、表達溝通等「軟實力」,用情境引發學習熱情,你可能很難想像,許多孩子一玩就愛不釋手。從2015年到現在,玩轉學校更已經舉辦了600多場活動、營隊、工作坊等,影響的師生多達16,000多人。

說到玩轉學校品牌建立的重要成功關鍵,黎孔平笑著說,

最重要的是口碑:

玩轉學校能夠從剛開始的默默無名到現在的具有品牌指名度,許多家長與老師的口碑推薦絕對是關鍵成功要素。過去約有6成,即便現在也有4成的客源來自於口碑的推薦。

這也是許多家長在過去填鴨學習過程中的反思,讓他們願意放手給孩子更多嘗試的空間。也因此,玩轉學校也不斷透過更多口碑推廣的活動,譬如團報、舊生帶新生等活動,讓口碑轉換成實質的業績。此外,未來也將持續透過系統的協助進行會員的管理,讓口碑成為資源與業績的累積。

媒體的報導:

獲得包括親子天下、商業週刊、TVBS等媒體的報導,也加速建立其品牌知名度,藉此開啟與許多企業,像是遠傳電信、國泰人壽、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的合作契機。

從有點反骨的黎孔平眼中,如何看創業的成功要素:

要找到一條創業者自己喜歡,且夠特別的路:

創業本來就是一條充滿挑戰及困難的路,如果自己不夠喜歡,真的很難持續下去。此外,我覺得不需要一定要作大眾市場,而是找出一個夠獨特,即使小眾但足以獲利的市場專注經營,就能夠有成功的機會。

不要怕把手弄髒,眼高手低:

自己是創辦人,校長兼撞鐘,從貼傳單、帶人少到可憐的說明會、教育展發傳單,各種工作只要能夠了解市場,就算再基礎也要不斷嘗試,不斷學習。

不要怕求助他人:

如果想成功,就要想盡辦法讓自己成功,過去教育的方式讓我們覺得問人家好像是抄襲人家的東西,或者是矮人一截。但其實遇到問題,直接去問有相關經驗的人可以減少走冤枉路,學習成本也最低。黎孔平更自備一本「資源筆記本」,把可以運用到的資源詳加記錄,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是做好事也能賺錢的社會企業

「很多人有個迷思,覺得做好事不能賺錢。那難道要做壞事才能賺錢嗎?」黎孔平揭露了一個值得令人深思,也是社會企業一直掙扎的矛盾點。「很多學長姐會跟我說,玩轉學校是社會企業,課程應該要收費便宜一點,這樣才能更加普及!但我的信念一直是,做好事就是要賺錢。我要挑戰的是,我提供好服務,所以我能夠賺錢。」這也是黎孔平一開始與社工出身的共同創辦人林哲宇最大的爭執點。

但是除非像是均一、TFT 為台灣而教等NGO每年擁有較好的捐款挹注,許多NGO因為秉持著不賺錢的原則,所以除了原來的工作,還需要去兼職賺錢才能養活自己。「這樣反而不能專注的經營,沒時間把事情做到最好。」黎孔平說他從一開始就抱持這個理念,現在證明這樣的方向是對的,而且林哲宇現在也成為這個信念的圭奉者。

隨著組織的擴大,如何將教育課程規模化,將是玩轉學校的重要下一步,在目前的營隊中,引導員會是持續規模化的瓶頸之一,原因在於好的引導員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但卻有流失的可能性。為了讓教育更具影響力,除了專注經營原本中高年級的高品質營隊,持續創造口碑與成功案例。玩轉學校也將把觸角往下延伸至中低年級學生,除了擴大影響力也加強基層引導員的訓練。未來也將透過桌遊、教具的推出,讓教育理念更加普及。

「爸爸,我以後也要去念你開的學校喔!」兒子的一句話,肯定了黎孔平當時想要為兒子成立典範的夢想。這個夢想還在持續奮鬥中,一點也不簡單,但可以看見獨特教育理念下持續成長的藍海空間。

 

    想讓品牌提升嗎?即刻與您的《品牌通》顧問聯絡

  • 請勾選您所需服務,可複選
  • 電商營運教練

  • 品牌審視

  • 消費者洞察

  • 品牌系統建立

  • 品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