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通解讀】英國最大外送業者戶戶送Diliveroo在四月初宣布退出台灣市場,本應為疫情下受惠的外送產業,實際上卻因許多餐廳關閉未營業、少了上班族中午叫餐的需求,正連帶導致業績下滑而面臨資本寒冬。反觀美國的鮮食配送DIY(Meal-Kit)服務,提供民眾搭配好的生鮮食材包及食譜,自己動手烹飪,卻能在疫情蔓延、美股崩盤下逆勢成長、快速崛起。以下就來看看Meal-Kit如何當道。
半成品食材市場(Meal-Kit)近年來在美國蓬勃發展,簡化了廚房烹飪、菜單設計、營養搭配和食材購買等過程,讓美國知名零售連鎖商 Kroger 也花費2億美金收購食材配送公司 Home Chef,希望抓住最佳紅利期,也顯示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
當上個月美國各地因疫情擴張相繼禁止餐廳內用後,提供在家烹飪體驗的各家 Meal-Kit,成了民眾防疫期間的用餐選擇,讓提供相關服務的企業迎來股價暴漲的漂亮成績!
美國食材電商,三月銷量快速成長
被《紐約時報》稱為「送餐業的星巴客」的藍圍裙 Blue Apron,曾在全美平均月銷多達300萬份食材盒、創造一年10億美元的業績,雖因幾年前上市影響下滑,卻在上個月中因疫情翻身,不到一周股價就暴衝七倍;2012年於德國成立的食材配送平台 HelloFresh 在美國擁有120萬用戶,股價也逆勢成長約21%;其他如亞馬遜 Amazon Fresh、Instacart 等鮮食、雜貨電商也在疫情期間訂單大增,在3月12日至14日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近四倍,分別在美國市場快速崛起。
新一代宅料理:「第四種」餐飲消費模式受歡迎
對於餐飲消費行為的定義,按照自給自足的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餐廳內用、外帶/送在家吃、超市買菜回家做。而 Meal-Kit 在點外送和超市買菜中間,衍生出「半成品食材包送到家」的烹飪方式,形成了第四種獨特的餐飲消費模式和場景,不僅在人人「少出門、多在家」的抗疫期間大受歡迎,也是近年來廣受美國人接納的新一代朝陽產業。
防疫在家當大廚,三個原因吸引下單
一、新鮮配送,輕鬆煮出餐廳等級佳餚
如 Blue Apron 以食材定期配送服務(以週為單位,提供兩人或四人份),與 300 個供應商合作,下單即從農場直送,以掌握食材新鮮度。為了提供更完整的烹飪體驗,也同時販售烹飪器材與酒類。
紐約時報也與新創食材配送公司合作,用戶能從紐時旗下烹飪網站 NYT Cooking 的食譜中選擇喜好餐點,由食材包公司負責採購、備料,在48小時之內配送到府。
泰森食品與 Amazon Fresh 合作的平台 Tyson Tastemakers 計畫,則定義為「精心搭配且可在家新鮮製作的晚餐系列」,幫助料理生手整合食品知識、食材準備及烹飪技巧等,並提供包括印度烤雞腿、泰國羅勒無骨雞胸和韓式牛排烤玉米餅等美味選擇,鼓勵消費者嘗試採用以前從未用過的配料進行美味探索。強大的供應鏈及市場洞察力,讓泰森在新鮮食材包裝領域的創新獨一無二。
二、節省時間,又能精進廚藝
從美國食品雜貨市場與餐廳市場中切入,透過食材包配送服務,消費者不但能享用新鮮食材,還可精進廚藝, Blue Apron隨著食材包附上鉅細靡遺的食譜,還有網站教學影片;Marley Spoon 也提供多達18000 個食譜用於其半成品餐盒訂購服務,滿足想節省時間、又想透過學習烹飪技巧享受美食的消費者。
三、更為健康的替代選擇
相較於叫外送或是使用調理包,Meal-Kit 除了能確保有健康新鮮的食材、預先控制食物份量外,也能滿足特殊飲食要求,如素食或無麩質等,避免食用到含有過敏原的食物,為家人量身製作專屬美食。
從危機中尋找商機,逆勢崛起翻轉經濟
Meal-Kit 是一時熱潮還是未來的餐飲發展方向尚無從知曉,紐約時報品牌副總監 Alice Ting 表示「我們的讀者花許多時間在家裡下廚,所以對我們來說,投資這個領域是非常自然的。」彭博記者 Gerry Smith 則認為,紐約時報進攻 Meal kit 產業,利用既有媒體資源開源,以應對報業難以預測的未來。疫情延燒全球,減少出門的大眾將食材包訂購服務視為外出就餐的一個更為健康的替代選擇,也啟發企業如何憑藉市場洞察力,從危機中把握商機,進行未來數位行銷佈局。